为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大力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建设,2022年6月,西咸新区在陕西省委组织部、西安市委组织部指导下,发布《建设省级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在机制创新、生态优化、政策支持等方面量体裁衣、持续发力。秦创原人才平台功能不断强化、人才集聚效应显现,“以人才引领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动力格局加速形成。
创新机制广纳人才
“校招共用”加速引凤来栖。抢抓秦创原政策机遇,与西安交大签订“三池一机制”建设先行先试合作协议,拨付专项资金1000万元,已储备人才54人,入池项目36个,助力王文毅博士与陕汽集团、张俊教授与创世纪公司成功匹配。
精准评价发掘人才。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会同隆基绿能试点推进光伏行业人才自主评价,聚焦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人才评价分类,围绕人才贡献度设置指标权重,进一步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
开放合作广聚良才。探索“离岸研发+在岸转化”和“在岸功能区+海外工作站”的国际合作模式,授牌设立8个秦创原海外人才工作站,设立离岸研发平台3个,落地优质项目21个,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35名;精心开展论坛、签约、走访、政策宣传等人才品牌活动72场,成功举办“秦创原人才周”系列活动,发布秦创原总窗口全球“求贤榜”,累计签约到岗人员9685名。
秦创原人才活动周发布秦创原总窗口全球人才求贤榜
优化生态育用人才
“原上+云端”大市场双轮驱动。持续优化原上(线下)人才大市场功能布局,累计引进国内外知名人才机构21家,揭牌设立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人才服务中心,筹建秦创原移民事务服务中心,“云端”人才大市场上线政策计算器、政策智能匹配等功能,推进“秦才云”与“秦创云”链接互动,搭建科创与人才数据共享联动机制。
“资智融合”助力人才创新创业。组建“1+5+N”科技金融工作站,推出秦农银行“英才贷”、浙商银行“人才支持贷”、西咸金控“秦创原人才贷”等人才金融产品,新区首单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成功获批,用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61张“专利证”,赢得证券市场1亿元“硬通货”。
“铺路搭桥”保障项目落地。新增市级“三器”示范平台14家,制定促进“三项改革”若干措施及实施细则,向15所高校派驻30名驻校科技经纪人,承办“三项改革”项目集中路演活动33场,对接高校75所,推介项目、团队159个。
2023秦创原人才活动周系列活动在西咸新区成功举办
用好政策留住人才
政策兑现增强获得感。2023年新区财政安排2亿元资金,从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及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等全方位、全流程、全服务方面做好人才资金保障工作。今年以来,秦创原“1+N”政策体系兑现奖补资金1.22亿元、兑付企业2000余家、人才4000余名。
安居保障增进幸福感。服务3批次高层次人才入住金湾人才公寓,提出能源金贸区重点企业中高管及硕博人员入住实施办法,沣东乐居、空港沃家等2000余间品牌人才公寓投入使用。
精心服务提升满意度。布局设立“1+5+N”的人才联络工作站,建立专业人才服务专员、人才经纪人、政策专员队伍,组建“人才服务联盟”,从金融服务、法律咨询、餐饮娱乐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优惠便捷的服务。
开展青年科创人才走入秦创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