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

首页 经验

一个企业要想在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必然核心武器。

比亚迪作为国产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凭借其“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和过硬的研发实力,近年来在电池、电子、乘用车、商用车和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异军突起。

据统计,2022年比亚迪汽车累计销量186.9万辆、同比增长152.5%,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86.3万辆、同比增长208.6%,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2023年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成为全球首个达成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

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绩,除去技术、资本等要素加持,显然也离不开比亚迪所坚持的“人才长期主义”。可以说,正是因为拥有一支稳固的人才梯队,比亚迪才能成就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王者地位。



 优秀毕业生“收割机”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驱动新经济增长的排头兵,在近几年的毕业季中成为众多应届生的首选。

比亚迪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也深刻认识到人才的重要价值,因而大力招募优秀毕业生,为自身发展储备人才。

2023年,比亚迪校招3.18万应届毕业生,堪称汽车品牌中的“人才收割机”。

“比亚迪今天大部分事业部总经理、经理,都来自历年招收的应届毕业生。”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这种支持人才提升的长效机制,为公司业务和管理上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驱动力。如此庞大且高质量的人才吸纳,无疑将持续为比亚迪引以为傲的“技术鱼池”赋能。

同时,比亚迪的人才策略也取得了显著的市场效果。根据猎聘数据显示,比亚迪在高校毕业生中的搜索热度居高不下,尤其在“双一流”院校以及知名海外院校中,搜索频率位居前列,充分体现了人才长期主义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持续充盈“人才鱼池”

比亚迪不仅注重招聘环节“招对人”的选择,更重视在企业内部和校企合作中“培养人”的长期工作。

在人才培养方面,比亚迪始终坚持“造物先造人”的核心人才发展理念。除了已经持续25年、大规模、高规格举办的“明日之星·百日蜕变应届生训练营”,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比亚迪更是致力于打造“人才鱼池”。

2017年,比亚迪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开展博士后人才培养,2022年设立全国首批备案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人才培养迈进规模化,2023年已在深圳、重庆、西安三地形成“三站三基地”博士后培养新格局,培养人数连年攀升。

(视觉中国供图)

5年来,比亚迪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14个理工学科16个流动站联合培养了三百多个博士后,培养出站的博士后留在比亚迪工作,成为公司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的骨干领军人才。



 “会用人” 抢占研发先机

正如王传福所言:传统豪华看车标,新能源豪华看技术,以技术为底色的比亚迪一直在颠覆,也一直在改写新能源汽车的历史。而高端人才+持续研发投入,造就了比亚迪的技术鱼池,也给了比亚迪敢攀更高峰的底气。

据悉,比亚迪2023年校招的3.18万应届生中,超80.8%为研发人员。根据比亚迪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比亚迪的研发费用达到了62.38亿元,同比增加164.24%,这一数字几乎与吉利集团2022年全年67.65亿元的研发费用相当。

截至2023年3月,比亚迪在全球累计申请专利约4万项、授权专利约2.8万项,研发人数近7万人,专利数量遥遥领先,位列中国车企第一名。

比亚迪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不仅有助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推动公司产品线的不断升级,还可以促使比亚迪吸引更多优秀的研发人才。新一批研发人员的加入,将为比亚迪的研发注入新动能。

目前,比亚迪的研发投入已经超过1000亿元,拥有11个研究院,全面支持人才创新和新技术落地。

在巨额研发投入的催化下,比亚迪自2022年以来在新能源赛道上迎来了从技术、产品到市场的全面爆发。

在波士顿咨询公司公布的“2023年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榜单中,比亚迪成功入选榜单前20名。


资料来源:财经、新快报、参考消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