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

首页 智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全方位嵌入国家治理和社会运行的诸多领域,在丰富治理手段、提升治理效能的同时,使国家安全风险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而是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扩散,对传统安全领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产生重要影响。面对新形势,我们需要深刻认识、认真研究数字技术发展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数字时代不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还引发了复杂多样的安全挑战。要更全面地把握数字时代国家安全的新特征与新要求,为构建更加全面、动态、协同的国家安全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一是拓展国家安全的内涵与外延。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国家安全的基本范畴,使其从传统的军事、政治领域向更广阔的空间延伸。数字时代,国家安全已向包含数据安全、网络空间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在内的多维复合体系拓展。这种拓展既反映了技术进步对安全领域的渗透影响,也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安全威胁的复杂性和联动性。二是凸显以人为本的国家安全理念。数字时代背景下,国家安全理念不仅在外延上拓展,还蕴含着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提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三是坚持和运用好系统观念。数字技术的互联互通特性使得安全威胁具有高度关联性和传导性,局部风险可能通过数字网络迅速扩散为系统性危机。现代国家安全理念强调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协调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兼顾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这种系统观要求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跨领域、跨层级的协同机制。四是创建开放共享的安全文化。数字经济的本质是互联互通,封闭的保护措施可能阻碍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理想的安全治理应在保障核心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数据有序流动,实现安全与发展的良性互动。我国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是为了探索跨境数字治理的优化路径,在开放合作中提升安全水平。

随着数字化技术全面融入社会生活各领域,技术革新催生“跨界融合、全域联动、广泛覆盖”新特征,就需要构建多界面、多领域、多维度、多形态保障国家安全的治理路径。

一是坚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推动全球安全格局深度调整,给国家安全风险治理带来深刻影响。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风险识别、常态治理、长效机制等方面为着力点构建符合数字时代特征的国家安全战略。

二是充分发挥改革和创新两种动力。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持续优化数字人才的质量和结构,保证与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为数字技术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国家安全竞争力。鼓励加强人工智能、网络技术、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突破技术瓶颈,降低对外依赖,提升自主可控能力。提高国家应对安全挑战的自主性与规范性,以更加积极、更加自主的姿态参与数字地缘博弈,保障高质量发展权益。

三是积极构建政府和社会协同治理两大体系。构筑符合数字时代特征的国家安全战略。建立涵盖政府、企业、公众等多方参与、良性互动的安全风险防控格局。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构建战略伙伴关系,与各相关方签订合作协议、搭建合作框架,推动各方协同努力,凝聚统一高效的行动合力。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加大在安全风险防范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利用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国家军事、经济、社会等核心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赋能,以技术优势提升国家整体安全防御水平。要深化理论研究,通过深入剖析数字时代国家安全风险的本质,提出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助力国家逐步增强综合实力,打造卓有成效的应对手段,从容抵御各类国家安全挑战。

四是积极建立责任与制度两大支撑。持续健全完善涉数字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筑牢国家数据安全的重要防线,有效管控潜在风险。建立数据安全追责制度,明确数据安全事故中的责任主体;打造数据安全技术规制体系,降低因技术漏洞带来的安全风险;建立数据安全动态保障体系,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数据安全威胁。加强对平台经济等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净化数字环境。强化顶层设计,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前瞻性列出未来数字型人才的需求清单、谋划成长路线图。将数字素养培育体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大对复合型人才、数字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随着全社会数字素养、数字技能和安全意识的逐步提升,社会整体风险防范能力也将得到显著增强,为国家安全提供稳固的人力支撑和智力保障。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