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

首页 智谷

近期,《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在国内外掀起热潮,跃升为现象级影片。影片里,哪吒为魔丸转世,自呱呱坠地就被冠上“妖怪”之名,深陷偏见与误解的泥沼。但他并未被外界的种种评判所禁锢,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与不屈不挠的精神,逆天改命,最终成为拯救陈塘关的大英雄。这一故事,不仅是哪吒个人的传奇史诗,更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破偏见之茧,铸非凡之才”的人才观。   

“刻板印象”要不得。倘若仅凭第一印象或者片面认知就轻易给人贴上标签,那么那些拥有巨大潜力的“哪吒式人才”,极有可能与我们失之交臂。人才招引过程中的“唯学历”现象屡见不鲜。学历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知识储备,但对于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却难以做到全面衡量。过度关注学历,可能会导致那些实操能力强、创造力丰富的人才被无情埋没。因此,我们必须摒弃“刻板印象”,将人才视为最为珍贵的战略资源,以无畏的勇气打破偏见,积极引入各类独具潜力的“哪吒式人才”。

多几把尺子“量”人才。职称评定过分侧重于论文数量而对实际工作中的贡献视而不见,“身份”限制更是将体制外众多的优秀人才拒之门外……传统的人才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学历、经验和专业技能等方面,这些无疑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单一的评价尺度已经难以全面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和潜力。因此,我们需要构建起多元立体的人才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应当涵盖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工作业绩等多个维度,全面、客观、公平、公正地评价人才。    

不拘一格用人才。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新兴行业与领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短视频创作、电商直播、漫画制作、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等领域的优秀人才,也许并非毕业于名校,也没有高职称傍身,但他们凭借自身敏锐的洞察力、创新思维和卓越的实践能力,在各自领域熠熠生辉。用人单位应当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人才观,不拘一格用人才。只要能在岗位上创造价值、推动行业发展,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积极引进这些人才,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支撑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产业”的良好局面。同时,采用“候鸟式”聘用、“周末式”专家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让人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大放异彩。

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新蓬勃兴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人才无疑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我们要像哪吒打破命运枷锁那般,打破刻板式人才偏见的壁垒,广纳天下英才,让每一位有识之士都能尽情施展才华。唯有如此,才能让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推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