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

首页 经验

人才,是一座城市的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动力之源。

处在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铜川,正以开放的姿态、务实的行动引才聚智、推动发展。

陕西铜川.jpg

图源:视觉中国

近日,以“吾铜引凤助创新 聚智赋能促发展”为主题的“铜川人才周”系列活动落下帷幕。此次活动围绕能源资源、先进制造、特色新兴“三大产业集群”及重点民生领域,开展主题会议、需求对接、座谈交流、招才引智、人才服务5大板块17项活动,进一步拓宽引才聚才渠道、加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才融合。

为创新提供舞台、为城市开拓空间,一股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力量正在加速形成。

智囊团“把脉会诊”

召开中省博士服务团来铜挂职人员座谈会,邀请历届来铜挂职博士为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把脉会诊”;

召开服务铝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研讨交流会,深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打通人才政策执行堵点,助推全市铝产业高质量发展;

举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人才沙龙,围绕乡村振兴、农村产业发展、农业技术提升等内容展开研讨交流,推动乡村人才为农业产业发展增智赋能;

举办全市青年科技人才沙龙,了解青年人才的需求和期望,激发青年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

……

人才兴铜大会.JPG

此次人才周期间,铜川市通过一系列活动积极打造吸引各路英才的“强磁场”。

“我是印台区人,在上海生活了18年,但心里最爱的地方依旧是我的家乡——铜川。”在11月8日举行的“情系家乡 归雁人才”话发展座谈会上,上海市果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苹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文东动情地说,“上海市每年消费优质水果460万吨,产值可达500多亿元,咱铜川的水果品质好,我会尽可能地创造信息交互平台,助力铜川苹果销售,同时,我也会‘以果为媒’,在上海寻找一些要素企业,介绍到咱铜川来,尽自己绵薄之力,助力家乡经济发展。”

12月7日至10日,铜川市高层次人才专题研修考察班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各领域专家人才在理论课堂中汲取先进“养分”,在走进科研院所、产业园区探究创新经验,在课后研讨中开展“头脑风暴”,畅谈所学所思所悟所得,为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贡献“金点子”。

开班式.jpg

作为全国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铜川坚持把人才强市、创新驱动作为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吾铜引凤’人才专项行动,积极创建国家高新区和关中协同创新先行区,抢抓‘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机遇,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紧盯四链融合拓宽人才汇聚渠道,举办全国企业自主创新服务行动、全省铝产业发展大会、高层次人才铜川发展论坛、秦创原光电子产业铜川论坛等活动,邀请千余位国内外院士专家学者来铜川考察交流,汇聚助推铜川发展的人才合力。

进校入企揽人才

11月9日,来自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学生参加“高校学子铜川行”活动,走进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的企业参观学习,了解企业规模、工作环境和生产线实操过程,感受铜川市产业转型升级成果。

无齿锯精准切割、正压氧气呼吸器蒙眼拆装、“生命柱”精准起伏……11月11日,技能人才“进校入企”活动走进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一场场精彩的技术展示纷纷上演,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也点燃了他们的心中的“匠心梦”。

技能人才进企入校.jpg

技能人才进企入校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4级机电一体化新生朱佳蕊说道:“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类似的绝活,这次这么近距离的看到大国工匠给我们展示,实在太厉害了。我立志要向他们学习,以后成为像他们一样的高精尖技术人才。”

11月21日,作为“铜川人才周”重点活动之一的铜川市“组团式”招才引智活动首场走进西安理工大学。“我刚看了宣传片,再了解了一下对口的企业,感觉从政策到环境都非常有吸引力,所以很想到铜川发展。”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大四学生姜凯说。

招才引智活动当天共有30家重点企业参与,提供岗位276个,吸引了300余名应往届毕业生参会,达成初步意向56人,其中硕士以上研究生24人。

赴理工大招才引智活动1.jpg

赴西安理工大学招才引智活动现场

铜川市紧扣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人才需求,依托驻外机构、飞地园区、商会协会等载体,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建立了8个招才引智工作站,设立了43个联络站点,已引进3500余名急需紧缺人才。同时,深化校地合作,紧密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西安交大、西安光机所等多家高校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举办专场人才招聘会,联合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9个,在铜成立了全省首个“省高层次人才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为人才创新创业“装台”

“走走走,市医院的专家来义诊了,咱们赶紧去看看。”11月8日一大早,耀州区石柱中心卫生院院子里格外热闹,附近的村民陆陆续续地赶来。

铜川市拔尖人才、市人民医院北院区心血管内科主任冯军鹏等专家正在为前来义诊的群众把脉问诊,群众在家门口看上了“专家门诊”。

铜川不仅注重人才的引进,更注重如何用好人才。通过积极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台架梯”,让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有“用武之地”,让城市与人才彼此成就。

依托园区、企业载体,搭建战略科技平台、重点产业创新平台、功能服务平台,发挥人才支撑作用。在铜麦6号推广、陶瓷工艺提升、中药方剂研发、芯片制造等领域推进技术攻关、成果转化。

青年科技沙龙2.JPG

强化科研资助、创业支持、人才奖励、引才激励“四项用才”政策,平均每年发放各类人才奖补资金3800多万元,对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提供最高20万元科研项目资金,对当年入规企业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撬动研发投入增量等项目资金数亿元。

选派315名“科技特派员”“第一村医”“农业首席专家”等赴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公共服务、产业帮扶等活动,让人才在实践服务中提升才智、彰显活力。

筛选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优势的企业,成立14个市级人才工作专班,选派“人才管家”上门开展“一对一”重点服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

截至目前,铜川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0.3万人,为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