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因才兴,才以城显。
人才“磁吸力”有限的陕南山城要后发快跑,人才是刚需也是关键。如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汉水之滨?
安康探索推行重点企业人才服务专班工作机制,对接人才、企业需求开展全链条、全方位、全周期服务,形成了人才依产而聚、产业因才而兴、产才双向奔赴的良好生态。
当前,安康正步入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众多行业龙头与高新技术企业纷纷落户。
为优化人才服务,安康把制度建设作为突破口,出台了《关于建立重点企业人才服务专班工作机制的通知》,由组织部门牵头,携手工信、发改、人社、科技等职能部门,在全市建立重点企业人才服务专班工作机制。通过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指导企业建立需求清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这次通过人才专班帮助到常州进厂学习开阔了眼界,对我们一线生产技工帮助很大,现在车间产能增加了,技术进步了,工艺也更简便了!”平利县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技术工人胡江难掩兴奋地说。
平利县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产品烘干设备和水工构件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第一批市级重点企业人才服务专班入驻企业。依靠西安交通大学等研发合作团队技术指导,该公司创新研发出“混流静态房式谷物干燥机”,在国内属领先地位,远销国内17个省区市。但随着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其生产技能水平、管理能力及工艺流程水平等方面显示出不足,成为了企业面临的问题。
“人才服务专班帮我们引进了两个高技术的工程师,还通过苏陕协作,组织我们厂里3名车间主任和技术人员,到常州市武进区开展了为期24天的进厂培训和学习交流,现在车间的钣金技术、制造工艺以及管理效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平利县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忠高说。
帮助企业引进高水平人才和开展技术培训,只是人才服务专班工作的一个缩影。
人才服务专班工作机制最显著的特点是发挥组织部门的统筹协调和牵头抓总的作用,通过构建由领导牵头、专员对接的政企协作新体系,开辟了政企沟通、问题解决的直通车道,围绕企业人才需求想办法、提方案、定措施、解难题,帮助企业提升人才服务质效,助推企业健康发展。
安康重点企业人才服务专班聚焦企业用人荒、办事难等问题,为企业抢抓机遇,化解企业发展燃眉之急。
“高新区人才服务专班一直跟我们保持密切沟通,关注公司的用人缺口,我们非常感谢专班的大力支持。”陕西南水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金刚介绍,“通过招商部门的多渠道推介,目前每天都有人员到公司面试,已经有一批人正在试岗,厂里的生产也因用工增加开足马力,由双班20小时制转变为三班24小时制。”
陕西南水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自2013年落户安康高新区以来,倾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领先的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目前已与绵阳华晨宝马、成都中汽等公司建立了产业链合作关系,产销状况持续向好。2023年开发新产品20余个,其中凸轮块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已达到28%以上。
张金刚表示,由于汽配行业专业性较强,引进人才难度相对较大,虽已通过专班推介入职了2名高层次人才,但生产一线仍需要大量技能人才储备。
了解到企业需求后,为搭建好学校与企业的用工桥梁,负责该企业的人才服务专班组织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安康长兴中等职业学校等多家职业院校到企业走访座谈,了解企业岗位需求和市场变动,调整课程方向和实训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依托导师帮带、工学一体化等路径,培养汽配产业实用型人才。
目前南水汽配已与部分学校签订协议,制定联合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和企业的“双向奔赴”。
扎根石泉的安康正兴有机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全产业链黄花菜生产型外贸企业,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有干黄花菜、清水黄花菜两种产品,主要出口东南亚地区,年产值8000万元,年出口创汇600万美元。
提起人才服务专班,安康正兴有机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兰感激地说:“今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我们公司申报了年产5000万袋富硒汤料包生产线建设项目。跟专班沟通的时候申报时间只剩三天,本想着估计来不及申报了。没想到他们比我还着急,派专人入驻企业全程指导,加班加点准备项目资料,硬是用三天时间帮我们立了项!”
目前,130万专项资金已下达到位,大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专班积极推动各项科技激励政策落实,支持企业应享尽享,2024年市财政兑现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等奖补资金2704万元。抢抓新一轮秦创原建设重大机遇,聚焦富硒重点产业,获批立项2024年度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四链”融合项目29项,争取资金1680万元。今年以来,全市已争取各类省级科技项目106项,争取项目资金4272万元,支持科技型企业96家。
下功夫解决“最重要的小事”
大到与科研机构牵线搭桥,小到家中老小安居生活,安康重点企业人才服务专班通过为来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协调解决落户安居、职称评定、就医康养、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提升人才归属感。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博士邓茂盛,此前曾在企业从事功能催化材料和分离材料技术开发工作,2017年通过引进回到家乡创办了旬阳领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了他的追梦人生。如今,公司已成为集高分子功能分离材料的研发、生产和技术应用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省级瞪羚企业和陕西省专精特新企业,年产值达3亿元。
“专班成立以来开展了多方面服务,尤其是职称申报方面,我们作为民营企业以前只注重生产,这方面完全是一片空白。专班成员单位到公司积极宣讲了政策,我作为安康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也享受了职称认定的绿色通道,这有利于提高职工创优的积极性。”邓茂盛说。
上午七点,陕西轩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刘帮锋开车前往公司上班途中,顺便将孩子送往学校。“我是2021年通过高端人才引进到轩意光电的,今年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就近择校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通过专班和公司的积极协调,孩子已到市一小高新校区就读,接送都很方便。”刘帮锋说。
专班通过搭建服务人才的“暖港湾”,在人才关心关切的关键事项上下功夫,解决“最重要的小事”,让他们舒心生活、安心工作,为地方发展注入更强劲的人才力量。
目前,安康市人才服务专班已针对企业需求制定解决措施200余条,150余名干部先后到企业开展人才服务,累计帮助对接招引各类高层次人才、技术工人400余人,开展职业技术培训600余人次,协调企业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及相关科研院所达成科技攻关课题20余项,指导企业申报各类人才和科技项目、科技创新平台40个。